3月22日上周,微軟官方網站微軟宣布與豐田簽訂了一份新的知識產權合作協議,豐田汽車獲準使用部分微軟的車聯網相關專利,包括了操作系統、語音識別、手勢指揮、人工智能和網絡安全工具等多個子門類。值得注意的是,微軟并非專為豐田提供專利支持,表示希望能與其他汽車企業(yè)開展合作,不選擇自己造車而決定通過與傳統汽車合作進軍車聯網領域,這被中國智能交通協會副秘書長、國家智能交通產業(yè)技術創(chuàng)新戰(zhàn)略聯盟理事長關積珍解讀為“更務實,也有望更快開花結果”。

微軟知識產權團隊的高級負責人Erich Andersen表示:
“
微軟并不打算進軍汽車制造業(yè),但是期待與汽車生產企業(yè)產生更緊密的合作關系,進而幫助車企滿足用戶的需求。
”
關積珍認為,微軟并非沒有進軍傳統汽車制造業(yè)的“底氣”,但汽車與手機等科技產品不同,無論是研發(fā)、設計,還是制造和售后服務等,都涉及更長的產業(yè)鏈內容,與其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試圖“顛覆”自己原本并不擅長的產業(yè),不如抱著包容開放的態(tài)度,通過深度合作來達到互利共贏。此外,豐田作為全球第二大銷量的汽車企業(yè),其龐大的用戶數據本身就能為微軟提供更海量的信息,用以推動其車聯網技術水平的提升。
豐田高級研發(fā)中心的相關負責人Tokuhisa Nomura則在聲明中提出:
“

豐田與微軟的專利合作能進一步加快我們在車聯網領域的研發(fā)速度,進而為用戶提供帶有背景的、新型、逼真的體驗。
”
相信作為傳統汽車行業(yè)的巨頭,豐田汽車在車聯網領域必然有自己的技術儲備和規(guī)劃,但作為在科技互聯技術水平與美國略顯不足的日系車企,能得到微軟在車聯網領域專利的幫助,對于豐田而言無疑是“如虎添翼”。
關積珍對雙方的合作抱持積極看好的態(tài)度,“作為汽車行業(yè)和科技行業(yè)的巨頭,微軟和豐田對彼此的定位都非常清晰,雙方在車聯網領域的務實合作有望更快地迎來碩果。”
在行業(yè)邊界越來越模糊的今天,抱團合作必將成為大趨勢和大潮流。事實上,此前高呼“顛覆”傳統汽車行業(yè)并高調宣布要造車的互聯網企業(yè)已經逐漸開始轉變,例如之前已推出沒有方向盤、外觀以可愛取勝的自動駕駛汽車,并在美國多個州上路試驗的google在去年年底時被曝出將停止研發(fā)自有汽車硬件,轉而和傳統汽車公司擴大合作。
在坊間傳得沸沸揚揚的蘋果公司也已經內部低調解散了Apple Car汽車團隊,據業(yè)內人士揣測,“財大氣粗”的蘋果更可能通過同汽車制造商合作甚至是收購和兼并的形式,來展開自己的“泰坦計劃(Project Titan)2.0”。